首页 调查 > 正文

福泉市人大:把“帮”落到心坎上 把“扶”落到最实处

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中,福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按照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将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把“帮”落到群众心坎上,把“扶”落到工作最实处,全力以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资料图片)

立夏时节,走进福泉市凤山镇葛洞村,目之所及皆为郁郁葱葱的绿色产业。山脚下,千亩刺梨园一片绿意盎然;山腰上,破土而出的太子参如一条条绿色丝带铺满了绵延起伏的山坡;万绿丛中,一幢幢别致的民房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

“我们家乡的村容村貌变化很大,道路硬化、房前屋后基础设施建设都做得很好,亲戚朋友来到这个地方,都说这里的环境真的好,我们住在这里感觉很幸福。”说起家乡的变化,村民吴绍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凤山镇葛洞村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共7个村民小组419户1561人。从一个发展滞后的小村落到如今的美丽小康村,葛洞村的蜕变,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倾力相助和倾情帮扶。

葛洞村的变最先“变”在产业上。时下正是移栽佛手瓜的季节,在葛洞村佛手瓜种植基地内,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正和村民们忙着搬运竹竿、搭建瓜架、分发幼苗,抢抓农时移栽佛手瓜苗。

“村民们之前也种过佛手瓜,但是不成规模,现在开始发展规模种植,我们尽量挤出时间来帮忙。” 驻村第一书记潘锋说。

2022年,作为葛洞村的帮扶单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立足村民们栽种佛手瓜的基础条件,积极向上争取50余万元资金,鼓励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们发展佛手瓜产业,并与润泉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村民稳定增收。

“为了家乡的发展,我们先把佛手瓜种好,下半年我还要在对面的山上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带动大家一起赚钱。”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吴正银心里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2014年以来,福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发挥派驻单位在资金、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先后协调发展资金100余万元,帮助葛洞村群众发展刺梨种植1600余亩,引入佛手瓜种植120亩,同时,在该村挂牌成立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开展政策学习、技术培训等,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如今,烤烟、辣椒、刺梨、佛手瓜、太子参等已成为葛洞村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发展、能人带富,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甜。

“驻村工作队来了后,经常问我们收入情况,问我们有没有就业意向,还带动我们村里发展产业,我们可以在基地务工,每个月在家门口挣2000多元不是问题。”村民雷敏高兴地说。

葛洞村的变还“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这两天,葛洞村大石头组的村民们正紧密锣鼓地搅拌混凝土、堆砌砖头,修建新的停车场。

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牵头,积极协调部门和爱心企业,共计筹集资金170余万元新建葛洞村村委会办公场所、11个文化广场、7个公共厕所,落实污水处理、庭院美化、公墓、连户路、产业路等项目建设,让村级办公场所服务群众更便捷,群众文体活动更加丰富,乡村环境更加宜居。

“以前全部是泥巴路,晴天灰得很,雨天脚都下不去。现在各家各户门口庭院都美化了,包括花池、围栏、沟渠,现在大石头组村民个个都很满意。”葛洞村大石头组组长李家生说。

“自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来到葛洞村驻村以来,给我们带来了资金、资源和项目,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帮我们新建办公楼,又引进大学生和返乡创业人才,现在我们队伍有朝气、工作有合力、干事有动力。”凤山镇葛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农月贤信心满满地说。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无论是产业发展的扶持,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帮助,10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上下齐心、群策群力,推进解决了一大批民生实事,为葛洞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主要是以群众增收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是带领队员熟悉了解村情组情,在此基础上制定驻村工作措施、制度。其次是抓产业聚人气,抓务工促群众稳定增收,同时抓监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后抓乡镇治理促和谐,建成美丽乡村。”驻村第一书记潘锋说。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还将围绕葛洞村产业路硬化、村寨庭院美化、劳动力就业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福泉市人民政府网)

标签:

精彩推送